闽南红砖起源于本土探略

唐宏杰 文/图


   在我国福建省东南部的泉州、厦门、漳州及台湾省分布着一种独特的民居建筑,千百年来,自然一派,因其最大特色在于以红砖红瓦为主要建筑材料,故被称为闽南红砖古厝。它不同于国内广泛分布的灰砖建筑,在中国大陆绝无仅有,它是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闽台文化渊源的见证。
   那么,这里独有的红砖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我国只有闽南一隅才能看到此形制的红砖建筑?对于这些谜一样的问题,学术界各种观点都有,至今还没有一个定论。各种不同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舶来说”和“本土说”两大类,目前“舶来说”的支持者人数多,影响大,明显占主流,而“本土说”人数相对较少,声音也小了很多。然而,以上两派观点,都缺乏有力证据和严谨论述的研究成果为大家认可。为此,笔者现成此文,希望能立足于目前业已丰富的出土文物和田野调查资料,结合历史文献资料为闽南红砖起源的“本土说”正名。不妥之处,还望诸位方家斧正。

 

闽南民间红砖大厝

 

   一、文物考古中发现的古代红砖遗存


   根据考古资料,红砖在闽南出现的时问是很早的。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在泉州一些地方就陆陆续续发现了大量两晋南朝隋唐时期的古墓葬,这些墓室的砖,多数为全国各地都有的灰砖,然而很多青砖多青里泛黄或泛白,同时在这些青砖里面文物工作者也发现夹杂着数量众多的红砖。这些红砖多呈赫红色、红色、黄色和浅黄色,比例约占整个墓室用砖总数20%-40%不等,也有少数这一时期的墓葬出现了整个墓室都是红砖的现象如南安丰州皇冠山南朝墓M15、M24、M30①等。对于这些早期出现的红砖,是受当时社会习俗和审美习惯影响而有意为之,还是青砖烧制过程中无意产生的就不得而知了。虽然,其数量相对来说还不是少数的,且明显呈色较不稳定。但不管怎样,这一时期红砖的确己经出现却是不争的事实。

丰州南朝古墓

 

南朝隋唐印文红砖


   唐末五代至北宋时期的建筑遗址中,人们发现开始出现大量体形小而薄的方砖以及厚重硕大的筒瓦,这些砖瓦颜色多呈青灰色、浅白色、浅黄色,如泉州市西郊潘山、南安市霞美镇云台村一带五代闽国时期的文化层推积中出土的砖瓦即呈现这样的特征。另外,与早先不同,六朝隋唐时期墓葬中的常见的赫红色、正红色墓砖这一时期几乎很少被发现。具有代表性的古墓葬有泉州北峰五代王福墓、南安李茂村北宋大观年间郑知録墓等。
   然而,考古资料显示,进入南宋至元代时期后,墓葬中的红砖又一次大量涌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泉州市文物部门在晋江、鲤城等地发掘的大量这一时期的古墓葬都。与之前墓葬相比较,这一时期墓葬呈现出新的形制特点:出现了以白灰为粘合剂砌筑的墓室;不管是单室墓或双室墓都是先用方砖砌筑墓室,墓室内有铺地砖砌成的棺床此外,墓室外层还出现了由三、四层望砖叠压包裹而成的砖橔层。而这一时期才出现的望砖、铺地砖、方砖的规格大小与现在的已十分接近。另外,墓砖的颜色大致可分为两种,其一,是红赫色,相对数量较少,且多出现在小型骨灰葬墓中,如2005年8月泉港南浦电厂发现的南宋咸淳十年的蔡十九郎墓,其二,为浅黄色或黄中泛红色,数量多,较为普遍。后者如2004年10月鲤城区江南高科技园发现的元至正二年杨氏祖墓②就是典型例子。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墓砖不管为哪一种,这时期墓室整体用砖的颜色都比较统,显示出一种社会审美趋向,同时也反映出这时红砖烧制技术的成熟和普及。
   除了古墓葬外,作为考古发掘的重要内容,在宋元时期建筑遗存中最常见到的,是各式各样的瓦当。除了常见的青灰色瓦当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许多赫红色、红色和桔黄色或浅黄色的瓦当。这些瓦当总体特征是内皆含砂颗粒较多。除了前期普遍使用的图案纹饰外,一些瓦当上也出现了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寓意吉祥的各种花卉图案,如牡丹、菊花、芍药等。由于与同时期许多相对较为厚重青瓦当相比,这些瓦当直径相对较小,一般认为应为民居建筑上所使用。而在一些寺庙建筑遗址中,考古人员也发现过这一时期的红砖实物遗存,如2004年10月在泉州市区崇福寺内北宋时期的应庚塔內清理出许多红色板瓦片,2010年5月考古人员又在泉州东岳山也发现了许有模印有“岳司”、“东岳正殿”、“捨东岳□□”字样的宋代铭文红色望瓦残片。这些考古发掘所获取的大量第一手资料无可辨驳地说明了一个史实,即宋元时期红砖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已大量出现,并普及到民居建筑等各个建筑领域。

闽南历代红瓦当


   明清时期闽南一带战乱不休,社会经济状况一落千丈。受此影响,这一时期墓葬又呈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坚固厚重的糖水灰墓的大量出现,以及墓室中红砖红瓦比例大幅减少用。相比较宋元时期而言,这一时期砖几乎全是红砖,相反灰砖几乎绝迹;曾经大量使用的各式规格的红色砖瓦此时在使用数量和比例上上大大减少,仅现在特定装饰部位维持使用。另外,除了一些缙绅和官宦之家墓中常有的黑页岩墓志铭外,这一时期一般老百姓墓中,普遍用红砖烧制而成的墓志铭发现极多。
   明清时期红砖建筑的实物保存至今的尚不在少数,故在此不赘述,现仅就考古中发现具有代表性的列举一二,2010年8月泉州市区李廷机故居发现许多印有“李宅墙”、“李宅墙与史宅无关”铭文红砖;另外,2004年泉州府文庙大成殿在维修过程中发现了从清康熙年间至民国时期的十余种带有纪年铭文的望瓦,都是这一时期红砖建筑发展的珍贵实物资料。
   以上这些文物考古发掘的所获得的历代丰富红砖实物,皆出自闽南红砖建筑文化遗存丰富的泉州市的沿海各县市,相信对我们今天探寻闽南红砖起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重要参考价值。通过泉州各个时期墓葬出土红砖情况,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以下有价值的历史信息。
   首先,即闽南古墓葬红砖的使用从早到出现晚呈现出由多到少再到普遍出现,再到大幅减少的发展脉络。这充分反映出闽南地区早在南朝隋唐时期就能够烧制红砖,同时至少在宋元时期红砖建筑已经在闽南开始推广和建造。
   其次,我们发现明清以来闽南传统民居建筑上大量使用的红砖并非突然间出现来的,而是与宋元甚至更早时代的红砖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的出现在时间上远早于十七世纪大航海时代后才出现的西欧红砖建筑文化,因此那些认为闽南红砖为郑和下西洋时期或十七世纪大航海时代传入泉州的舶来品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也是没有事实依据的。当然,明清时期,特别是清末以后,随着西方建筑文化传入我国,西方红砖建筑也对闽南建筑文化产生影响,但这是相互的和局部的。
   最后,就是闽南红砖呈色的多样性。闽南红砖从颜色上可分为褐红、赫红,桔红、桔黄以及淡黄、黄中泛白等几种。经过对比,我们发现虽然存在着黄与红、深与浅之间的明显差异,但却都是以红、黄二色为主基调,这其中出现最早的无疑是赫红色,即真正意义的红砖,两晋隋唐墓中已有较多出现,而数量最大、最常见的则是浅黄色或橘黄色,南宋至元朝时期墓葬用砖多属此种。而最耐看也最有传统风韵的当属一种黄中带红的色调,有人称为胭脂红,清末民国时期许多华侨居民精品即属此种颜色。这种闽南红砖色调的多样性,许多研究者可能已经注意到了,只是对其成因知之甚少,其实这与不同地域土质颗大小差异以及含铁等金属离子的多少密切相关。据一位当地居民介绍,泉州的许多地方储藏有大量烧制优质红砖的泥土,即使未经过特定工艺流程,仍然可以烧制出优质的红砖来。如历史上泉州郡城西郊就因此成为当地专门烧制红砖的窑厂密集远近闻名的窑群区,包括今天风景秀美的西湖区域,过去称为“西北洋”,就是因为长期大量地取土烧砖从而留下的大面积的低洼地和泄洪区。2013年前后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維修时,工人们从原屋面上发现大量印有各式铭攵的红望砖及铺地砖,其中有“城西阮茂盛记”、“城西王振新记”、“城西王明江记等,显示在当时泉州一些地方出现众多专门烧制建筑用砖的窑户,这些窑户都有自己的品牌标志。这反映出红砖己成为当地生产的一种重要商品。
 

   二、历史文献与现实生活中的闽南红砖古厝。


   从前面我们可以知道,闽南红砖建筑在宋、元时期就已经大量出现。那么,为什么我们在这一时期丰富著述却中未能发现反映当时红砖建筑颜色方面的哪怕只言片语呢?其实,不只是宋元时期,相信稍晚的明代同样缺乏这方面记载。出现这种情况有两种解释:其一,即是当时人们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其二,就是今人眼中的红砖建筑在古代却是以另一种形象出现也说不定。当然,笔者后一种推测并非信口开河,而是有一定的史料依据。例如,明末来福建做官的江苏人王世懋(1536-1588)留下一部刊行于1585年的《闽部疏》,其中就云:“泉、漳间烧山土为瓦,皆黄色。郡人以海风能飞瓦,奏请用筒瓦。民居皆俨似黄屋,鸱吻异状。官廨、缙绅居尤不可辨。”笔者不知道这是否为现存的关于闽南红砖大厝的最早文献记载,然而这段文字描述却是含信息量最多、最详细的明代文献资料,值得大家注意的是,《疏》文中不但证实了红砖的成因是由于土质还重点交待了闽南古厝的颜色:“泉漳间烧山为瓦皆‘黄’色”以及“俨似‘黄’屋”话。这里文中两次提到是“黄”,而并非今天我们大家常常挂在嘴边的“红”。笔者想,对王世懋来说,纵使初来乍道,应该不会分不清楚红色和黄色之间的区别吧!最有可能的解释就是当时的泉州一带民居用砖的颜色就是一种以“黄”为总基调的。

泉州文庙大成殿清代铭文望瓦


   无独有偶,《明实录》中也有一段记述文字“天启三年(1623)福建巡抚商周祚报告,荷兰人以求市不得,曾登岸攻鼓浪屿,烧洋商黄金房屋船只”。③这里《实录》中所谓“黄金房屋”应该不是“黄金制作而成的房屋”,而是“黄金(色)的房屋”之意,这就与同时期王世懋笔下的“黄屋”的描述有惊人的相似了。另外,“黄金房屋”前面的还有“洋商”二字,其应指当时在厦门鼓浪屿的西方商人。那么,当时那些西方商人所住的“黄金”屋究竟是自己依照西方风格建造的,还是住当地普遍的房屋样式呢?我们不得而知。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当时闽南沿海建筑物颜色上似乎并非我们今天所说的红色而是黄色的却是一目了然的。
   以上两则文献资料明白无误地表明,至迟到明代晚期,闽南官式民居建筑已经出现,只不过它是“黄”砖建筑。我们发现这其实与宋元时期墓葬考古中发现的使用最广泛使用的墓砖的颜色已经完全一致,这也再次印证了明代“黄砖”其实与宋元“黄砖”的一脉相承关系。由此,我们也可以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即闽南红砖建筑宋元时期就已大量出现。另外,今天大家早已经约定俗成的“红砖建筑”其实“黄砖建筑”。如果有人仍觉得这难以置信的话,那么请你们再仔细审视周围现存众多古大厝,其结果可能令人沮丧,因为大多数传统古厝砖瓦颜色竟然黄的基调远远大于红的基调,而真正意义上的红砖建筑可谓少之又少。看来,古人之言不谬也! 那么,我们回头思考我们自己对闽南传统民居的命名,其实是在并非完全理解和认识闽南建筑文化根源的基础的一种想当然的感觉,这里面先入为主地渗进了多少西方“红砖文化”的因素呢?这也许是不少专家、学者持“舶来说”的原因所在吧!
   当然,不管是红砖还是黄砖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考古资料和史料皆充分证了一个重要的史实,即闽南红砖并非所谓的西方“舶来品”,而是我国古代制砖工匠在长期实践基础上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是我国传统建筑的分支之一。
 

   三、闽南红砖“舶来说”观点认识上的几点误区


   虽然闽南红砖最早在在南朝、隋唐时期已经出现,并在宋元时期普遍使用,那么,为何仍有许多专家学者误认为红砖是海外舶来品呢?通过见诸发表的的文章,笔者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认识上的误区,具体如下:
   其一,认为中国历史上没有生产红砖的人文土壤。这种观点认为,红色为历史上高规格的祭祀建筑和皇家建筑的专用色,“庶民不许”。古代汉文化观念中红色是吉祥和富贵的象征,因此,一些高等级的建筑上常有在木构架、门窗、墙体,甚至屋面瓦件上涂上代表喜庆色彩的红漆或朱砂矿物染料等,如要看晋南北的豪族大姓的住宅和别墅皆以用此色为主基调。两晋、隋唐南北朝以来大量中原士族大姓南迁,无疑也将中原的风俗文化也带到福建特别是闽南一带,这种建筑文化元素也和闽南话、南音一样长久保存下来。另外这里红色也并非砖的本身颜色。从可以获得第一手考古资料来看,不管是北方的陕西唐长安大明宫遗址,还是南方的杭州南宋临安城皇城官黑,到目前并非其建筑遗址中的用砖质地都是青灰色的,砖瓦本身为红色十分少见。因为红砖的出现,大多情况下而言,只是在青砖烧制过程中生产的不合乎要求的次生品,因此,早期历史上没有发现过大规模使用红砖的情况,因此也不可能出现专门规定红砖不能用于庶民的规定。
   第二,认为“既然历代墓葬中出现不少红砖,但不能代表地表建筑同样也使用红砖”。这种观点听上去似乎有道理,但却存在明显的逻辑问题。因为我国古代并不存在居住建筑用砖和墓葬用砖的严格区分。我们说一般当住宅上出现用砖时,墓葬中有可能还不使用砖;但墓葬上有红砖使用,那么住宅一定有红砖使用,而当墓葬中红砖的使用十分在普通时,那么地表建筑也一定在普通使用。既然,那些明代以前大量红砖建筑实物在历次朝代更替的战乱中早已荡然无存,但仍有大量构件残余深埋在地下,从而得以保留下来。例如,宋元时期的红瓦当遗存颇多,这些都成为我们今天认识和研究闽南建筑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第三,认为“闽南地区并非自古沿用红砖,闽南中古墓室仍用灰砖”以及“闽南为主要材料的建筑以留存遗有为证,最早推至明末,至今约四百年,然实际出现时间不可能更早,故疑由境外移入”。④事实上,以上这两种观点,我们说都是不了解闽南地区考古工作的表现。鉴于正规考古发掘所得的许多考古资料,非文物工作者外一般人很少能接触到,故出现上述的错误是情有可原的。相信随着闽南红砖文化研究的深入,会有越来越丰富的这方面的考古资料被大家所认识和接受。闽南红砖宋元时期普遍出现也会被越来越多人接受。

泉州文庙大成殿清代铭文望瓦


   最后,有人认为“闽南民居上使用红砖红瓦是严重僭越违制的表现,在这礼制上是不允许的。”这也缺乏事实依据的,理由前面了解已讲过。而充分的历史资料显示,古代营缮制度中,真正区分僭越和犯禁与否,主要是看屋面上筒瓦的使用与否,开间的大小,以及室内彩绘纹饰的综合使用情况,而不看是否用了红砖瓦。对历代的统治者来讲,红色颜色的专用,并无严格统一的标准,因此也就没有成为是严重僭越违制的内容。而红色作为财富、身份的象征和标志,更多的是属于一种奢华煊富的生活态度或审美趋向范畴。如果确实古代有“红砖不能擅用”的规定,那么即便是海外“舶来品”,相信老百姓都是要被禁止的。
 

   四、闽南红砖建筑文化成因分析


   首先,闽南粘性土壤中有着孕育红砖文化的先天基因优势。
   据了解,闽南烧制红砖和青砖的原料就都是一般的最常见的田泥或纯净山土。目前,学术界一般都认为闽南地区土质较为特殊,土中富含铝硅酸盐和铁等金属离子,当砖烧制过程中,只要窑内环境有助于铁与氧气充分反应,就会生成红颜色的三氧化二铁,烧出来的砖就呈红色。在田野调查中,我们发现在闽南一些地方,时至今仍保留着完全依靠传统制作技艺制作红砖的窑厂,如晋江赤店古建红料店、莆田涵江国欢镇长洞庭村窑厂,漳州龙海榜山镇崇福村砖窑等。这些窑厂的生产制作技术都是从祖祖辈辈那里口耳相传来的,他们也经常相互交流经验,从而形成一个特殊的群体。据烧传师傅介绍烧制出高质量的红砖和灰砖,有一系列相差不多传统工艺流程,但最主要的则是与熄火封窑阶段的碉技术工艺环节有关,如烧制红砖时需停火后要向炉内倒七八畚箕的柴火灰用以补灭明火,并迅速将所有孔洞封好,仅留烟囱口,整个过程要快,尽量不要让空气进入并保障窑火在短时间内熄灭。如果不想让砖坯自然冷却,而是通过突然浇水冷却,形成大量水蒸气,窑内缺乏氧气,砖内铁元素发生反应生成青灰色的氧化亚铁,最后出窑的就是灰砖。⑤这里可以看出烧制红砖的方法明显更简单。
   其次,红砖文化是闽南独特历史人文环境长期发展的产物。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泉州是个典型的移民社会。从西晋末年开始到隋朝末年,再到唐末五代这段时期,中州板荡、兵祸不止,使得大批中原士民不断举族南迁福建,寻找安身立命之所,其中相当一部分来到长期偏安一隅的泉州。这些人的到来,既带来中原先进的科学知识,也为泉州带来中原高规格的建筑文化。在中原汉文化观念中,红色可以说是代表一切美好事物的正能量:红色可以辟邪,是喜庆之色,红色代表红红火火,是富贵光旺之色;红色又是财富和地位的代名词,古代高规格的皇宫、王府官廨,以及缙绅之家无不以红色为主基调,因为这些建筑物的门窗,墙体,甚至局面仅件上一般都涂上一层红漆或朱砂等矿物涂料。
   到了宋元明时期,泉州科甲鼎盛,人才辈出,历代科举世家,缙绅豪门层出不穷,繁衍连绵,宅第连云,而原来那种根深蒂固的士族观念和精神需求不但没有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反而在竞争生存中不断得以加强。从而使得泉州建筑文化中“红”的元素越来越重,“红”的比例也越多越大。在此浓厚的环境下,人们长期浸濡于此逐渐形成了以“红”为美的独特审美观。
   最后,就是与发达的海洋贸易积累的巨大社会财富的支持密不可分。
   唐时期,泉州就是中国四大港口之一。唐末五代时期得益于长期偏安一隅,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到了宋元时期终于广积薄发,一跃成为“东方第一大港”和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发达的海洋贸易使得泉州社会积累了巨额的财富,这使得生活于此的皇帝贵胄、世家大族、缙绅世家的奢华生活变得越来越成为可能,久而久之,民间炫富争雄的传统喜好就变成一种普遍时尚,闽南一带民风也由淳朴变得奢华。而红砖作为一种外在视觉审美需要,可以使家居更加富丽堂皇便被发现而应运而生,一种外在的奢华、张扬特性不断得以强化并遍及普通民居之上,最终造就了闽南红砖建筑文化一技怒放的独特人文风景。
 




注释:
①范继平、黄伟:《泉州六朝隋唐墓》,九州出版社,2013年6月。
②吴艺娟:《泉州发现元墓》,载《福建文博》2005年第2期。
③《明喜熹宗实录》卷二十五,“天启六年十一月戊戌条”。
④萧春雷:《闽南的红瓦厝》,载《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5月。
⑤郑林伟:《闽南红砖窑的传统烧制工艺》,《中国科技史志》第26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