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古民居及其布局

蒋钦全 文/图

 

  “宫殿式”大厝,是闽南民居最为典型的民居住宅类型。它有三开间、五开间、七开间、带双护厝、突出厅堂,两边对称,横向扩展布局。纵深有二落、三落、五落等,以厅为中心组织院落单元,厅、廊、过水贯穿全宅。较多运用砖、瓦,多用石砌基础和红砖砌筑外围墙,穿斗木构架作承重结构,多采用硬山屋顶,弯曲起翘屋脊,脊角“燕尾式”华丽动人。古色古香的“古大厝”,也被人们称为“皇宫起”或“双燕归脊”,遍布在闽南语系的各个乡村,是这一带民间最富有特色的传统民居。闽台语言相通,本是一家,台湾的民居也多仿造。它也成为海外侨胞和外出乡人思念故土、追寻根土的寄托。远望一座座红瓦屋面、红砖白石相映衬的屋宇,都有高啄的檐牙,长龙似的凌空欲飞的雕甍和双燕归脊的厝脊。近瞻一家家白石门廊,都镶满镏金石刻的题匾、门联、书画卷轴。精美的木雕和各种人物、花卉、飞禽走兽的青、白石浮雕,两旁是大幅衬有青石透雕窗棂的红砖拼砌花墙,墙基柱础也尽是珍禽异兽、花草鱼虫浮雕,就连那檐部也缀满一组组的堆剪泥塑、戏彩文武塑像,更使人有满目琳琅,美不胜收之感。登堂入室,则见雕梁画栋,“雕玉填以居楹,载金壁以饰铛”,“发五色之渥彩,光焰朗以景彰”。不但梁木斗拱雕工十分精细,厅堂门屏窗饰尽都镂空雕花,而且一式是大红砖地,一式是石砌的门庭阶栏,可真谓“朱门绮户”,“雕栏玉砌”。在突出显眼的部位多作雕刻装饰,充分显示出建造者们构筑手法的艺术才能。至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泉州一带的民居建筑愈来愈讲究,规模愈显雄厚涵重。闽南一带的传统民居,其规制是被称作“皇宫起”或“双燕归脊”的“五间张”大厝。建造这种民居,十分讲究,用石料雕成大门柱和上下门斗,外墙三分之一的基部用细琢石板密缝垒砌,上叠墙砖,厅前安装石砛,天井及大门外平铺石埕,除两扇门外,整座房屋的用材,几乎都是花岗岩石料。在闽南海滨,一村又一村成片的石料建筑群,随处可见。这种石构建筑民居,既可就地取材而解决了木材紧缺的困难,又可以抗拒暴风雨的危害。

 
泉州古民居燕尾脊   泉州古民居出砖入石墙体

 

 

  (一)泉州“皇宫式”古民居

 

  一、“皇宫式”民居为封闭式建筑。民居以木料和砖、石混合为主体结构。木质构件多为杉木,砖瓦选取本地红土烧制的产品,石材为各种花岗岩。建筑结构上体现了木、砖、石混用的楣式和拱式兼容的构造特色。民居前一般铺设宽敞的石埕。民居的墀头大门门位凹入,有的两侧有小边门。入门处有下厅,左右建两间下房。下厅止步衔接天井,天井两侧有走廊并建有厢房。走过天井踏上石阶及廊沿石即到主屋正厝,中为厅堂,厅堂左右各有大房,其后有小后厅及两侧后房,这部分是主人的起居住房。厅堂和大房前走廊铺设巨大的廊沿石,两侧辟有两个小边门,可通厝外或护厝。规模完整的“皇宫式”民居出后厅复有天井,两侧有走廊和厢房,后面建有一排平房做厨房、杂间。主屋正厝两边建有护厝。正厝边门有廊道通护厝中间小厅,其余房间为住房。护厝房间前仍有走廊,有的辟有小天井,这样,就形成了“皇宫式”民居左右均齐配置,而又浑然贯通的建筑特征。官僚、富商的规模庞大的古民居,往往占地极广,连接成片,排列齐整,极具气势,如晋江东石玉记古民居群。

 

  二、在一些古民居中,厝身木构架仅用在厅堂或步口处,其余部位以砖石墙直接承重,称“搁檀造”。除木构架外,泉州古民居的山墙(大栋壁),经常以砖石承重,甚至室内分隔墙也如此,以节省木料。在石材丰富的地区,也有用块石作为承重墙的做法。泉州靠海,因此也有用牡蛎壳砌成的蚵壳厝,以晋江入海处两岸的陈埭仙石及东海法石的蚵壳厝最为典型,这于《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而闽南沿海一带因明末清初禁海迁界,居民被夷为废墟,故清代的古民居有不少外墙体为“出砖入石”墙,即利用废墟里的旧砖瓦、石、砖混砌成的墙体。这反而成为蕴涵历史文化的一种建筑特色。

 

  三、作为宅门的廊檐,明代少有雕饰,晚清以来,檐椼、月梁均予雕刻。厅堂斗拱、雀替、驼峰等木质构件亦雕刻有花卉、动物、人物等形象,横枋上楣额则装饰各种拼木图案。挑檐支承的垂简木则有圆雕花篮或倒吊莲花等造型。凹斗式大门门额嵌有主人姓氏郡望的石雕匾额,以示不忘祖源,门联还常以厝主的名字或楼名置于对联首,叫“冠头联”,并在大门装饰石雕“伍员目”以却敌辟邪。曲墙装贴细磨石板或花砖,以花鸟、动物或人物故事组雕装饰。民居大门有的配置一对门枕石,有抱鼓石、上马石式样,并加以雕饰。木柱石础有砧、盆、鼓、瓶等式样,明代一般无雕饰,清代以来则加以花样雕饰。

 

  四、民居外墙普遍以白石、红砖作为建筑材料。下厅正面称为“镜面壁”,是一幢房屋的门面,一般由上而下分为数个块面,每面称为“一堵”,最下面的台基称为“柜台脚”,以白石砌成,柜台脚正面浮雕出踏板的形象,板下两端有外撇的“虎脚”。柜台脚以上,是白石竖砌成的裙墙,称“裙堵”,其上一般不做雕刻。裙墙以上,是红砖砌成的身墙。身堵大多用红砖拼花,组成万字堵、古钱花堵等各种图案,变化很多。近代以来,身堵也用模印红砖拼花。身堵正中,是白石或青石雕成的窗户,以条枳窗为多,也有竹节窗或螭虎窗等形式。身堵以上、屋檐以下是狭长水车堵,水车堵内,多为泥塑彩绘或彩陶装饰。


  (二)泉州古民居的布局

 

  一、泉州地区民居的基本布局“几间张几落大厝”,闽南传统民居以泉州的最为典型,泉州地区以“三间张”,“五间张”称呼其传统住宅。三开间、五开间住宅布局为:第一进为“下落”,门厅所在。第二进为“顶落”也称“上落”,大厅及主要居住用房所在。两厢称“榉头”、“崎头”、“角头”,东榉头一般用作厨房,西榉头一般用作五间张双边厝(泉州市江南镇杨阿苗宅)闲杂间。下落、顶落与榉头围合成天井,称“深井”下落前方有石坪,称“埕”。若增建第三进,则称后落。住宅左右加建朝向东西长屋,称为“护厝”。

 

  二、具备两进以上的住宅,称为“大厝”、“官式大厝”,如“三间张两落大厝”、“三落大厝”等。一般而言,至少具备下落、顶落、榉头组成的两落大厝,才算作完整布局。三间张两落大厝是泉州地区较标准的住宅布局,比其略小的是“三间张榉头止”、“五张榉头止”的三合院式住宅。榉头止的意思是建到榉头为止,只有顶落、榉头而没有下落,榉头山墙处建一道“墙街”即面向大街的围墙,区分内外,并围成深井。因用地所限,三间张榉头止、五间张榉头止多没有外埕。三间张榉头止、五间张榉头止的住宅,多分布于泉州市郊及晋江、惠安、南安等沿海地区,在同安、厦门、漳州地区也可以见到。

 

 
五间张双边厝(泉州市江南镇杨阿苗宅)   三间张古民居

 

  三、除此以外,尚有对民居布局、规模的其他称谓,如“大九架”、“皇宫起”等。“九架”、“大九架”即以顶落屋架(“架”,即檩条,闽南也俗称“楹仔”数作为住宅的通称),顶落一般九架,小的也有七架,大型的可达十五架、十七架(闽南习俗,楹仔数均为单数)。

  一些大厝,亦称“皇宫起”,泉州地区普遍流行这一词。许多长者对“皇宫起”的典故耳熟能详,五代十国时期,闽王王审知因皇后黄惠姑(今惠安县张坂镇后边村人)家乡滨海风烈,住居“日出十八大窗,雨来十八漏空(漏洞)”,特意恩赐黄皇后“汝府上皇宫起”。然而一时疏忽,诏书传下时竟漏了“上”字(或曰“你母”,错传为“你府”),使恩赐“皇宫起”的范围由黄皇后娘家一家,扩大为泉州一府。泉州府滨海各县喜出望外,闻风而动,纷纷仿皇宫式样建造大厝。闽王发觉后即令停止,但已是既成事实,唯仿建较晚的南安县“皇宫起”大厝,屋顶仅在靠近两山处砌三槽简瓦,奉令即停。其后,南安县“皇宫起”大厝屋顶仅砌三槽简瓦的习俗,留传至今。

“三间张”古民居

 

  四、下落、顶落、榉头:
  大厝的正房,主要有三间张、五间张、七间张之分,是指正房面阔上的间数而言,以三间张最为普遍。下落的明间石门厅(下厅、下落厅、小照厅),两边次间是下房,五间张的住宅且有两边的角间。下房、角间多作为次要用房使用。顶落的明间是正厅(顶厅)及后轩,正厅与后轩之间设板壁(称寿屏、界屏、晋屏、太师壁),板壁两侧各有一门称“后轩门”。正厅、后轩的左右次间各有前后房四间(俗称大房、后房),是住宅和起居间。后房在下房的后方,由后轩门进入,深度较浅,采光略差,只作为次要用房使用。五间张的住宅尽间为“边房”,也称“五间”,位于大房的外侧。正厅是奉祀祖先、神明和接待客人的地方,面向天井,宽敞明亮。而卧室房门悬挂布帘或竹窗,房顶天窗甚小,房内幽暗。“光厅暗房”是泉州传统民居的特点之一。“顶落”的分家也有讲究,兄弟分家时,以东大房为尊,余类推。顶落正厅前的檐下空间称为“厅口”、“部口”、“步口”。位于大房、边房前的檐下空间称为“巷头”、“大房口”、“边房口”。顶落大厝身与榉头间的通道称“巷路”、“子孙巷”,两端有通向户外或护厝过水廊的门户。下厅面向深井的空间称为“下巷”、“寮口”。与下落、顶落围合成天井的东西向房屋称榉头、崎头。榉头一般只有一间。三间张的住宅,由于面阔较小,外檐下的空间狭小,榉头多作为走廊使用。当榉头进深较大时,可在后半部隔出房间;前半部留有檐下的空间,供行走之用,称“榉头口”。清末民国时期,有的大厝将榉头或顶落的边房做成二层的楼房,称“角脚楼”,但其屋顶以不高于顶落正脊为原则。下落、顶落与榉头围合成天井。闽南民间有“伸长手”的禁忌,榉头很少有超过两间的。由于榉头很短,与中国南方天井式住宅一样,天井是浅浅的扁方形,天井通常都是以条石铺设。

 

  五、塌寿:前厅(下落)明间设有大门,多做门斗。即入口处内凹一至三个步架的空间,闽南将此凹形空间称为“塌寿”、“凹寿”、“塔秀”、“行叫”、“倒吞”,粤地称“凹肚”。闽南大厝,几乎没有不做塌寿的。塌寿有两种做法:一是“孤塌”,入口处内凹一次。二是“双塌”,在孤塌的基础上,大门处再向内凹一次,形成一个凸字状空间。双塌正中为大门,两侧或设边门(称左右扣门、角门、侧门)。双塌又称“步叫”、“行叫”。漳州、厦门、同安地区多将三间的前厅凹入一步架,两山以挑檐石承托檐口,称“三间塌”,形成宽阔的檐下空间。

 

  六、石埕、墙街门:大厝前设石坪,称“埕”,环以围墙,以区隔埕与外界,称“墙街”(“墙鸡”)、“埕围”。“墙街”上设门,称“墙街门”,一般设在左右两侧(也有单边设的)。简单的只留门道,门框也不设。若设双倒水(悬山)、四倒水(歇山)的屋顶,称“门路亭”。正对大门处的埕围增高,称“照壁”以挡住煞气,通常还在墙上画出八卦或福字。

泉州古民居深井及上落大厅 泉州古民居榉头 泉州古民居塌寺

 

  七、埕头楼、后楼、回向:有的大厝前设庭,俗称“大埕”。大埕以条石铺地。埕之一侧或两侧建独立的埕头间、埕头厝,多作为杂物间使用。清末民国时期,近门处(门口埕)的埕头间有的建成两层的“埕头楼”,即把大厝的左端龙砂建得高大些,称“出龙”,以祈求兴旺发达。也有的将后落建成二层的“后楼”(有的俗称“梳妆楼”以增加住宅“出龙”的气势。一般建单层的平房,埕“后界”,作为附属用房。大厝石埕前建一些与厝身相对的房屋,称“回向”、“回护”、“花向”、“倒照”或“对照”,作为附属用房。其位置、性质相当于北方四合院中的“倒座”。只有较大的大厝才增建回向。

泉州古民居建筑群(正面)

 

  八、左尊右卑:世俗观念中,习见“男左女右”,即男尊女卑的方位之列。古代建筑在方位上有“坐北朝南”的传统,也有左尊右卑、左阳右阴的分别。闽南民居中的“正身”由“正厅”与两旁的“二房”组成,正身所在的大厝左右有“护厝”,也称“护龙”。正厅左边(东边)的“大房”由父母居住,其他各房依“左大右小”的原则由晚辈分住。若正厅中供奉神像,以中轴线为准,神像设在轴线上或轴线左侧,祖先牌位一律居右,是民间“以神为大,以祖为小”的观念的反映。房屋扩建时,可加“单伸手”或“护厝”,也有左先右后的原则,即以“左龙右虎”的顺序扩建。护厝与正身之间的天井,左边的叫“龙井”、“日井”,右边的叫“虎井”、“月井”。闽谚曰“龙过海不过屎”,表示龙边不能做厕所,左边龙边为尊;虎边不能做灶。护厝,大厝在纵向上,可分为一落埕(即一进,单落大厝)、二落埕(双落大厝:下落、顶落)、三落埕(三落大厝:下落、顶落、后落),较少超过四进的。闽南语启蒙读物《千金谱》曰:“大厝九包五,三落百二门。”形容的是三进有120扇门窗的大厝。规模再大的厝,只向横向发展,即增加护厝的数量。横向增加护厝的做法,是泉州、漳州最普遍的布局扩充方式。

 

  九、护厝是在大厝的东西两侧跨院布置的纵向建筑。一般为东西各一列护厝,三间张住宅左右增加护厝称“三间张双边护”,五间张成“五间张双边护”。住宅两边各有两列护厝者为“重护”,即双重护厝,比较少见。护厝,也称护棱、护龙。护厝相对于大厝而言,起着翼护作用,故名。闽南习俗,修建房屋讲究地势坐向,厝的中轴线必须落在“龙身”上,取吉利长久,兴旺发达之意,故称“护龙”。

 

  十、“大厝”以合院为中心,左右为护厝,横向发展。在护厝与合院之间形成南北向纵长的天井,中间以矮墙或过水廊分隔。护厝东西向,沿天井设走廊,使护厝房间避免夏季炎热的穿堂风,环境阴凉舒适。合院与护厝之间以“过水廊”联系,过水廊将纵长形的天井(小深井)划分为几段,东边的前天井称“日井”,后天井称“龙井”;西边的前称“月井”,后称“虎井”。通向正厅寮口的过水廊,其向前的一面通常以墙封闭,墙上辟圆窗或直棂窗,以保持私密性。护厝与下落相连部位称“护厝头”,此处一般内凹成塌寿空间,其内设“护厝厅”,进入护厝厅后便是护厝与厝身间的天井,称“小深井”。护厝与顶落尾端相连部位称“护厝尾”,此处作为后门空间。大型的住宅,还在护厝厅后增建一个四面透空、装饰华丽的小亭,亭后设三间雕梁画栋的厅堂,称“花厅”,泉州市江南镇的杨阿苗宅就采取这种布局方式。

 

  现存的泉州古民居,大多是经典建筑,是闽南建筑文化的标志,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财富是我们的民族文化遗产。欣喜于其星罗棋布的同时,更应倡导社会各界人士都来关注和参与这一有关文化传承的大问题,使泉州古民居重放光彩成为海峡西岸一颗颗瑰丽的明珠、一处处独特的景观。


参考文献:
[1]曹春平:《闽南传统建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
[2]泉州历史文化中心主编:《泉州古建筑》天津科技出版社1991年2月。
[3]黄金良:《泉州民居》,海风出版社1996年1月。